研究顯示維持正常的血壓與血糖控制可以延緩腎功能的喪失,除此之外,如果能在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下,減少蛋白質食物的攝取與少吃會讓血磷上升的食物,可以改善尿毒素產生的併發症也有助於延緩腎功能的快速降低。適量的選擇能幫助造血的食物改善貧血,降低會讓血脂異常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對腎功能也有保護作用。另外,要注意的是:當尿量減少,腎臟無法有效排除鉀離子導致血鉀上升時,就要減少高鉀食物的攝取,以免造成心律不整危害生命。

 如何吃可以保護腎臟

(一 ) 不要吃太鹹,血壓要正常

有高血壓的人一定要依照醫師指示服用降血壓藥,不能自行調整藥物,並改掉重口味,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烹調時減少鹽與醬油的使用量,不要用胡椒鹽、番茄醬、辣椒醬、豆瓣醬、沙茶醬增加調味,少喝湯,盡量不要在外面用餐,都能減少吃進的鹽量。榨菜、酸菜、泡菜、味噌、醬瓜、鹹蛋、肉燥、泡麵、鹽酥雞、泰式料理、洋芋片、海苔等,這一類食物的調味都是屬於過鹹的口味,像這樣鹹度的食物一定要避免,大約這類食物的一半鹹度才是適合有慢性腎臟病者的食物鹹度。不要吃太鹹能降低血壓也可以改善水腫,血壓控制好腎功能才不會快速惡化。

( 二 ) 在能維持良好營養狀態下,適量減少蛋白質食物

飲食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增加腎臟血流,導致腎絲球內高血壓,造成腎臟負擔損害腎臟功能。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若能在維持良好營養狀態下,適量減少蛋白質攝取,不但能降低尿毒素的產生且有助於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

  1.  少吃會增加尿毒素的低生物價蛋白質:

除了糖與油,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蛋白質,但是蛋白質有好壞。所謂好的蛋白質是指:含有身體需要的必須成份胺基酸,在體內利用率佳、產生尿毒素少的蛋白質,在學術上稱為高生物價的蛋白質。蛋與豬、雞、鴨、魚、牛等肉類及豆腐、豆乾、豆包等黃豆製成的食品,就是含有高品質蛋白質(高生物價蛋白質)的食物。但是麵筋、麵腸、麵輪、烤麩等麵筋製成的食品,雖然也是高蛋白質食物,不過所含的蛋白質品質並不好,屬於低生物價的蛋白質,會產生較多的尿毒素,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此外,腰果、松子、杏仁、夏威夷果、花生、瓜子等堅果類與芝麻、綠豆、紅豆、蓮子、薏仁、皇帝豆、蠶豆、碗豆等也含有多量的低生物價蛋白質且磷的含量高,都會增加腎臟負擔,也要少吃。
下列食物含有較高的低生物價蛋白質,會增加尿毒素濃度,要少吃。少吃​​​​​​麵筋、麵腸、麵輪、烤麩等麵筋製成的食品。腰果、松子、杏仁、夏威夷果、花生、瓜子、芝麻等堅果類、綠豆、紅豆、蓮子、薏仁、皇帝豆、蠶豆、碗豆。

2. 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而且量要吃的剛剛好

慢性腎臟病初期的患者(第三期以前),原則上不需要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量,與一般健康飲食的蛋白質建議量相同,每公斤體重 0.8 至 1.0 克,但是因為現在大多數人平日飲食的蛋白質都過量(國民營養調查的結果是每公斤體重 1.2 克),所以初期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盡量不要吃低生物價蛋白質食物外,對於蛋與豬、雞 、鴨、魚、牛等肉類及豆腐、豆乾、豆包等高品質蛋白質食物的食用量,最好也能減少 1/3 至 1/4。有糖尿病的患者此時不用調整蛋白質食物的量,先依照營養師的指導將醣類食物的份量吃對把血糖控制好,比較重要

  • 選擇高品質蛋白質(高生物價蛋白質)的食物:蛋、豬肉、雞肉、魚肉、牛肉、羊肉、鴨肉等肉類、豆腐、豆乾、豆包等黃豆製成的食品。

慢性腎臟病第四期以後的患者如果沒有糖尿病,就要把蛋白質食物減少一半,大約就可以達到每日每公斤體重吃 0.6 克的蛋白質,只要熱量有吃夠,不但可以減少尿毒素的產生,也有助於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因此下一段第 3 點的說明中列舉出的,能提供熱量但是不含蛋白質的食物一定要吃夠,營養才會好,因此熱量要吃足夠對慢性腎臟病患非常重要。

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後,原則上蛋白質食物只要減少 1/3,達到每公斤體重 0.8 克蛋白質就可以。如果血糖平穩正常、營養狀態良好,想進一步飲食控制時,才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將蛋白質下降至 0.6 克。  
對於蛋白質攝取量,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更詳細些,可以參考蛋白質攝取量說明說明

3. 米飯麵食類等主食的量也要控制

米飯、麵條、燕麥、玉米、饅頭包子水餃及各種穀類,這些常作為日常提供飽足感與熱量的主食類,以及麵包、餅乾、蛋糕等麵粉製品與蓮藕、芋頭、馬鈴薯、南瓜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也都含有大量的低生物價蛋白質,所以慢性腎臟病患者也要限量食用。

這類食物中,米飯產生的尿毒素比麵條、包子饅頭、麵包等麵粉製成的食品低,所以慢性腎臟病患最好以米飯為主食少吃麵,可以降低較多的尿毒素。有糖尿病的患者,這類食物的攝取需依照營養師計算的量吃;沒有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在第四期後每餐的飯量依照體重不同,大約要控制在半碗至7 分滿,70 公斤以上的人每餐可以吃 1 碗飯。詳細的份量計算請參考下表,不同體重的人每天可以吃的飯量與蛋白質食物的份量。 

註 : 乾飯吃不下時,也可以吃稀飯。1 碗稀飯約等於半碗乾飯。

4. 提供能量的食物與營養品要吃夠,營養才會好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第四期後,如果有減少蛋白質食物的攝取,但是沒有補充能提供熱量但不含蛋白質的食物時,就會因為熱量攝取不足,導致營養不良,代表營養狀態指標的血液白蛋白濃度就會下降。
熱量攝取足夠時,吃進身體的蛋白質才能做最好的利用,產生最少的尿毒素。熱量不夠,人就會沒有體力、精神不好、體重減輕、身體消耗自身的肌肉來產生能量,使尿毒素上升、增加腎臟負擔。同時,熱量不足導致的營養不良也會降低免疫功能,減少身體新陳代謝需要的酵素與荷爾蒙合成,也會使腎功能惡化的速度變快。臨床上常見到慢性腎臟病後期,因為尿毒素上升累積的影響,大多數病患對於肉類的攝取量都會自然降低,所以保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的飲食調整中,最重要的是要攝取足夠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