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靜脈資源,從日常做起!
在建立透析血管通路前,靜脈的保護至關重要,避免過度使用手臂的靜脈,可以提升未來手術的成功率,讓血管通路更耐用。
✅ 抽血選擇手背:盡量在手背抽血,減少對前臂靜脈的傷害。
✅ 避免不必要的靜脈注射:若需靜脈輸液或藥物注射,應告知醫護人員,避免影響未來的透析通路建置。
✅ 避免鎖骨下靜脈插管:鎖骨下靜脈的狹窄可能影響血液循環,降低日後血管手術的成功率。
🔸 通路手術後,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手術只是血管通路建置的第一步,術後的照護與運動,將影響血管的成熟度與未來的使用狀況。
🔹 傷口照護:
📌 手術後 至少 3 天內避免碰水,可使用防水敷料保護傷口。
📌 術後 3~7 天若傷口沾到水,請立即擦乾,保持清潔避免感染。
🔹 減少腫脹,加速恢復:
📌 術後盡量抬高手臂,有助於減少腫脹。
📌 人工血管手術後腫脹可能持續約兩週,需耐心等待。
📌 術後前 3 天可使用冰敷,每小時 10~15 分鐘,幫助減輕腫脹與不適。
💪 術後關鍵:幫助血管成熟!
血管通路建置後,透過適當的運動促進血管成熟,讓血管直徑變大、管壁變厚,提高透析的效率與安全性。
👉 運動建議: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適當的握力訓練,如握拳運動或使用壓力球,促進血流循環,加快血管成熟速度。
血管通路的健康維護不僅是醫師和護理師的責任,患者本身的日常保養也至關重要!養成良好的照護習慣,才能確保透析順利進行,讓血管通路健康又長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