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透析患者要關心血管阻塞?
洗腎病人的血管通路(動靜脈瘻管或人工血管)是透析治療的關鍵,但這條「生命線」可能因各種原因阻塞,影響透析效果,甚至導致緊急插管。常見的血管阻塞原因包括:
🔹 血管狹窄 – 影響血流通暢
🔹 低血壓或脫水 – 導致血流不足
🔹 過度壓迫止血 – 最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
其中,「過度壓迫止血」是許多患者在透析後最常遇到的問題,但卻很容易忽視。如何簡單有效地預防血管阻塞?答案就是:使用「聽診器」!
🩺 聽診器—你的血管健康守護者!
🔍 為什麼透析患者需要聽診器?
🩺 簡單便宜:普通聽診器價格只需台幣150~300元,卻是終生受用的工具!
🩺 早期預警:能即時監測血流變化,發現異常立刻就醫,避免血管完全堵塞!
🩺 自我檢測:不需專業技能,只要每天聽一次,就能掌握自己的血管狀態!
🔊 如何辨別正常的血管聲音?
✅ 連續、低頻、穩定的「呼呼」聲,像微風吹拂的聲音 → 正常血流
❌ 聲音變小、變弱、變尖銳或消失 → 可能有血管狹窄或阻塞
👉 使用方法:將聽診器放在「動靜脈吻合處」,確保聲音清晰(可詢問醫生確切位置)。
📌 透析患者如何使用聽診器保護血管?
1️⃣ 每天固定時間聽診,監測血流狀況!
📌 養成習慣,每天聽一次自己的血管聲音
📌 若聲音變小、變弱或消失,立即聯絡醫生,及早檢查是否有狹窄或血栓形成
2️⃣ 透析後壓迫止血時,用聽診器確保血流順暢!
🚫 避免使用止血帶(因為止血帶「不長眼睛」,可能壓迫過度)
✅ 用手指人工止血,施加「最小但足夠的壓力」來止血
💡 如何確認壓迫力度是否適當?
🔹 壓迫後立即聽診:如果血管聲音變小或聽不見,表示壓力過大 → 應放鬆壓力
🔹 調整壓力至血管聲音恢復正常,確保血流通暢
3️⃣ 回家後,放鬆止血壓力時再聽一次!
📌 確認血管聲音恢復正常,與平常聲音一致
📌 若聲音異常(變小、高頻、消失),立即聯絡醫生,避免血栓形成
🎯 聽診器=血管通路的守護者!
✅ 提前預防勝於治療,避免血管完全阻塞導致緊急插管
✅ 使用聽診器監測血流變化,隨時掌握血管健康
✅ 正確壓迫止血,避免過度壓迫造成血管阻塞
📢 建議:每位透析患者都應該準備一個聽診器,並養成每天聽診的習慣,確保血管通路的長久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