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洗腎病人的生命線!

血液透析是末期腎病患者維持生命的重要治療方式,而透析血管通路則是成功透析的關鍵。許多腎友直到迫切需要透析時,才意識到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導致只能緊急插管,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因此,提早準備透析血管通路,是確保安全透析、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 提前建置透析血管通路的三大優勢

1️⃣ 避免緊急插管透析,降低風險!

🔸 血管通路的成熟時間

  • 自體動靜脈瘻管(AV Fistula):成熟期 1.5~3個月
  • 人工血管(AV Graft):成熟期 2~4週

🔸 為什麼緊急插管不好?

  • 感染風險高:透析導管(如頸靜脈導管)容易引發感染,甚至導致敗血症
  • 影響透析效率:導管流量較低,影響廢物排除與透析效果
  • 不適感與影響日常生活:頸靜脈導管容易移位,影響行動與生活便利性

🔹 提早建置血管通路的好處?

  • 就像買保險! 若腎功能突然惡化,能立即使用成熟的血管通路進行透析,避免緊急插管

2️⃣ 延長血管通路壽命,確保透析順暢!

🔸 血管通路需要成熟時間!

  • 若未成熟就開始透析,血管容易受損、狹窄,影響未來使用壽命
  • 提早建置能讓血管直徑變大、管壁變厚,提升耐用性

🔹 血管壽命 vs. 提前準備

  • 提早準備:讓血管充分成熟,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手術需求
  • 臨時手術:血管未成熟勉強使用,可能導致血管壽命縮短

🔹 提前建置 = 透析效果更好!

  • 血流量穩定 → 透析效率更高、排毒效果更佳
  • 血管損傷少 → 減少未來手術與併發症

3️⃣ 充裕的手術計劃時間,選擇最適合的血管!

🔸 提前規劃 vs. 緊急手術的差異

提前建置 緊急插管
有充裕時間評估最佳血管位置 只能臨時找可用血管
可做血管超音波 & 攝影來確保成功率 可能因狀況緊急,導致選擇不理想
有時間讓血管成熟,提高成功率 血管未成熟,影響透析品質>
手術後可適當調整,確保最佳效果 術後適應時間不足,影響使用壽命

🔹 提前建置,讓醫生有更多空間規劃!

  • 血管超音波、血管攝影:找出成熟機會最高的血管
  • 適當調整手術方式:確保最佳通透率與耐用性
  • 術後觀察與調整:確保血管成熟度達標後再開始使用

🎯 提早建置透析血管通路 = 最好的健康投資!

🔹 避免緊急插管 → 降低感染與併發症風險
🔹 延長血管壽命 → 確保長期透析順利進行
🔹 給予手術充足時間 → 選擇最佳血管,提高成功率

🩺 建議:慢性腎臟病第四期(GFR <30)時,即應諮詢醫師,預先準備透析血管通路!
提前做好準備,就像買保險一樣,確保透析能夠順利進行,讓生活品質更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