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血管通路
對於腎臟衰竭患者來說,當腎臟功能無法維持正常代謝,透析治療便成為維持生命的必要選擇。而在接受血液透析時,一條穩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就像「生命線」,直接影響透析效果與生活品質。那麼,什麼樣的血管通路才是良好的?有哪些種類?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通路呢?一起來了解吧!
🔎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作用與條件
血液透析是透過血管通路,將血液從體內引出,經透析機過濾後再回流體內,因此,一個良好的血管通路應具備以下條件:
✔ 可長期使用,併發症少:減少感染、血栓等風險,提高透析效果。
✔ 易於重複穿刺:確保每次透析能順利執行,不影響血流穩定性。
✔ 血流量充足:確保透析時每分鐘至少300毫升的血流量,以維持有效的毒素清除。
擁有一條穩定的透析血管通路,才能讓腎臟科醫師為患者提供最佳的透析治療,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 血管通路的種類與選擇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可依使用期限與材質分類:
🔹 臨時導管(Temporary Catheter):適用於緊急或短期透析,但易感染、阻塞,並非長期選擇。
🔹 長期血管通路(適用於需長期透析的患者):
1️⃣ 洗腎導管(Cuffed Tunneled Dialysis Catheter):適合血管條件不佳、無法建立其他通路者,但感染風險較高。
2️⃣ 自體瘻管(Autologous Fistula):使用自身動脈與靜脈吻合,血流穩定、併發症少,是首選方式。
3️⃣ 人工血管(Artificial Graft):適用於靜脈較細無法建立自體瘻管者,但感染與血栓風險較高。

👨⚕️ 找專家,讓透析更順利!
建議腎友在腎臟衰竭的初期,即尋求具血管通路建置經驗的血管外科專家進行評估,避免臨時需要透析時因無適當通路而增加痛苦、住院時間與醫療費用。
🎯 提前規劃,讓透析更順利
洗腎患者的血管通路是關鍵的生命線,選擇合適的通路並妥善照護,可大幅提升透析效率與生活品質。希望每位腎友都能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透析方案,穩定透析,健康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