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亂吃恐與藥物衝突,增加腎臟負擔
如果你本身患有慢性病,或是長期服用藥物,在開始服用保健食品前,務必先諮詢醫師,確保不會與現有藥物產生衝突。有些營養補充品可能影響藥物的代謝,導致療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此外,服用保健食品的時間也很重要,吃錯時間可能會影響吸收效果。例如,脂溶性維生素(A、D、E、K)應搭配食物一起食用,而鐵劑則最好在空腹時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遵循三大原則,讓保健食品發揮最大功效
✅ 1. 定時定量,耐心補充
👉🏻 保健食品的效果並非立竿見影,需要長期且規律地服用,才能讓有效成分在體內達到穩定的劑量,發揮最佳作用。切忌因為心急而自行增加劑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 2. 掌握自己吃了多少,避免過量攝取
👉🏻 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種類繁多,許多人會同時補充多種產品,但過量攝取某些營養素可能對健康有害。
例如:
✔ 維生素A攝取過多 可能導致肝臟損害
✔ 鈣攝取過量 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
✔ 鐵攝取過多 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甚至肝臟損傷
🔹 建議:若有多種保健食品,應先確認成分是否重複,可以拍照記錄並詢問醫師,確保補充的營養均衡且安全。
✅ 3. 正確保存,確保品質
👉🏻 不當保存可能影響保健食品的效果,甚至產生變質風險! 📌 存放位置: 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潮濕環境
📌 開封期限: 最佳保存期為開封後六個月內,超過期限的產品應丟棄
📌 乾燥劑與棉花團處理: 乾燥劑取出後容易吸附水氣,應直接丟棄,避免影響保健食品品質
📌 避免受潮: 取用保健品時,應確保手部乾燥,避免水氣進入瓶內導致變質
保健食品雖然能夠補充營養,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不應盲目跟風購買。服用前,應諮詢醫師確認適合的種類與劑量,並遵循定時定量、避免過量、正確保存的原則,以確保補充營養的同時,不會對腎臟與身體造成負擔。讓我們聰明選擇,健康補充,避免傷身又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