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人體重要的過濾器官,負責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和毒素,同時維持體內水分與電解質的平衡。然而,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生率逐年增加,許多人在早期毫無症狀,等到發現時病情往往已經進展至晚期。因此,了解哪些人屬於腎臟疾病的高危險族群,以及如何保護腎臟,是每個人都應關注的健康議題。
以下是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十大高危險族群:
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主要的成因之一。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傷腎臟中的血管與腎絲球,導致腎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引發糖尿病腎病變。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避免糖化血紅素過高,同時定期檢查腎功能。
2. 高血壓患者
未控制的高血壓會導致腎臟血管受損,引發腎絲球硬化,進一步加速腎功能惡化。而慢性腎臟病也可能反過來加重高血壓的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建議高血壓患者透過飲食調整、運動及藥物治療,將血壓穩定維持在目標範圍內。
3. 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臟與腎臟有密切的關聯性。心臟功能衰竭會導致腎臟灌流不足,進一步造成腎功能惡化。此外,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常共存,因此需要同步關注兩者健康。
4. 蛋白尿患者
蛋白尿是腎臟功能受損的重要指標之一。當腎絲球受損時,蛋白質會滲漏進入尿液,出現蛋白尿現象。若未及時治療,不僅會進一步惡化腎功能,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5. 痛風患者
痛風患者因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尿酸晶體容易沉積在腎臟中,對腎組織造成損傷,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因此,控制尿酸水平是保護腎臟的重要措施。
6. 65歲以上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腎臟功能逐漸退化是自然現象。老年人合併慢性病的機率較高,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進一步增加腎臟負擔。建議老年人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腎臟問題。
7. 有腎臟病家族史
若家族中有腎臟病患者,特別是多囊性腎病變或遺傳性腎炎,家族成員罹患腎臟病的風險更高。這類人群應高度關注腎臟健康,並定期追蹤腎功能。
8. 代謝症候群患者
代謝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這些因素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提高。維持健康的體重與生活方式是關鍵。
9. 抽菸者
吸菸不僅對心血管系統有害,也會影響腎臟健康。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經,升高血壓,進一步增加腎臟負擔,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腎功能惡化。戒菸是改善整體健康的第一步。
10. 長期服用藥物者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特別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或止痛藥,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若需長期服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並定期監測腎功能。
如何保護腎臟?
-
定期檢查腎功能:特別是屬於高危險族群者,應每年進行尿液檢查、血液檢測(如血清肌酸酐)及腎臟超音波檢查。
-
維持健康飲食:少鹽、少糖、少脂肪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減輕腎臟負擔,並降低高血壓與代謝症候群風險。
-
保持運動習慣:適度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慢性病風險,有益於腎臟健康。
-
避免過量飲酒與戒菸:過量飲酒與抽菸會損害腎臟,應儘量避免。
-
慎用藥物:使用任何藥物前,請諮詢醫師,特別是需要長期服用的情況。
若您或您的親友屬於上述高危險族群之一,務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追蹤健康狀況,早期發現與治療可以有效減緩腎臟疾病的進展,保護您與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