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疾病晚期飲食調養重點,學習低蛋白飲食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攝取足夠熱量以維持營養狀態。
腎臟病晚期飲食調養:
1. 需嚴格限制蛋白質
但因病患在此時期經常併發各種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血糖控制不佳或電解質異常,飲食原則須考慮各種疾病,建議照會營養師進行諮詢,才能有適當正確的飲食調整。
2. 補充足夠的低蛋白熱量食品
飲食降低蛋白質攝取時,容易導致熱量攝取不足,造成營養不良而加速腎功能惡化。因此使用低蛋白飲食的患者,需由下列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物提供足夠的熱量,才能有良好的營養狀態。
- 低氮澱粉類: 冬粉、米粉、粉皮、藕粉、太白粉、玉米粉、樹薯粉、粉圓、西谷米、地瓜,每天需補充 1-2 碗才足夠。
- 糖類:砂糖、果糖、冰糖、蜂蜜、糖果等。可將這些糖加入上述的低氮澱粉中使用,以增加熱量。但有血糖控制不佳情況時,使用純醣類須諮詢相關醫護人員。
- 油脂類:食物要使用足夠的油烹調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可選擇市面上之植物油或調和油。
- 葡萄糖聚合物:如糖飴、粉飴、麥芽糊精等,可加入每日的飲用水飲用以增加熱量攝取。
如果患者無法以上述食品補足所需要的熱量時,則需要請教營養師選購適合慢性腎臟病患補充熱量的營養品,以避免因熱量不足導致營養不良使得腎功能惡化。
3.採用低蛋白飲食注意事項
• 慢性腎臟病晚期患者若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腎功能,因此需降低飲食蛋白質攝取,並依體重與病情限量選擇身體利用好的蛋白質來源食物(高生物價蛋白)。
• 高生物價蛋白質食物包括:魚、肉、蛋與黃豆製品。每個人每日需要攝取的蛋白質量會因每個人的體型與腎功能喪失程度不同而不同,所以一定要遵照營養師建議的飲食計畫來食用。
• 每天不超過 2-4 份蛋豆魚肉類(指所有的牛、豬、魚、蛋、黃豆製品等加總起來)。
• 奶類或五穀奶有較高量之磷,且奶類的磷無法以鈣片類的磷結合劑降低吸收,易導致高血磷,不建議腎臟病後期病患食用
• 腎臟病患要多選擇米飯,少吃麵條、麵包等麵食,因為米飯的蛋白質與磷的含量皆比麵食低。
理想體重及熱量需求請參考 3步驟了解自己的熱量攝取,讓你飲控變簡單
慢性腎臟疾病晚期飲食熱量及食物份量舉例:

4.攝取足夠維生素及適量礦物質
- 蔬菜份數以 3 份 ( 不超過 4 份 ) 為限,水果份數以 2 份 ( 不超過 3份 ) 為限,可獲得適量之維生素及礦物質
- 某些蔬菜類屬於低生物價蛋白質 ( 身體利用性較差的蛋白質食物 ) 含量高,需適量限制。如:菇類 ( 香菇、鮑魚菇、金針菇等 )、芽菜類 ( 黃豆芽 )、豆莢類 ( 菜豆、四季豆、豌豆莢等 )
- 血鉀過高時,不可以喝湯,不要吃有勾芡的食物。如燴飯、燴麵、酸辣湯、咖哩飯、羹麵等與燉補品的湯汁,水果攝取可能需要減量並選擇低鉀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