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整理美國Renal Support Network的訪談節目,主題是:腎臟病患者的磷管理:治療、挑戰與新進展 。主持人 Lori Hartwell 是一位長期腎臟病患者,她與腎臟專科醫師 Dr. Freda Fiser 深入探討了磷這種常見於食物中且難以被腎臟病患者有效排除的物質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以下是他們討論的內容:

1.高血磷症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重要性與影響:

  • 磷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中,尤其大量存在於加工和預包裝食品中(如預包裝零食、熱狗、鬆餅)。
  • 健康腎臟能有效過濾排除多餘的磷。然而,慢性腎臟病(CKD),特別是末期腎臟病(ESRD)需要透析的患者,腎臟無法有效排除磷。
  • 過高的血磷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血管病變、心臟病、中風、骨骼異常和骨折,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磷與鈣之間存在平衡關係,血磷過高可能導致血鈣過低,反之亦然。更令人擔憂的是,鈣和磷結合會在血管中形成類似肥皂的沉積物,導致血管併發症。

2.磷管理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挑戰:

  • 許多美味的食物,如起司、牛奶等,都富含磷。
  • 磷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外出用餐時難以避免攝入高磷食物。
  • 傳統的磷結合劑需要隨餐服用,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例如在意外用餐或社交場合。
  •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較高的磷作為防腐劑,而許多腎臟病患者由於經濟狀況或其他因素,可能較常食用這類食品,形成惡性循環。
  • 高蛋白食物通常也含有磷,這與腎臟病患者需要適量攝取蛋白質的需求形成兩難。

3.傳統磷結合劑及其局限性:

  • 早期的鋁基磷結合劑雖然有效,但副作用較大。
  • 鈣基磷結合劑也有效,但研究顯示可能增加血管鈣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腎臟科醫師傾向避免過度使用。
  • 其他非鈣基磷結合劑也已問世,部分甚至有助於提高鐵質水平、改善貧血。
  • 然而,所有傳統的磷結合劑都需要隨餐服用,這影響了患者的自發性和社交生活,可能導致服藥依從性問題。患者可能需要在用餐時服用多顆藥丸,對部分吞嚥困難或食慾不佳的患者也是挑戰。

4.磷管理的新創新療法:非結合型降磷藥物

目前美國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降磷療法,它不是磷結合劑,而是一種透過減緩胃部對磷的吸收來降低血磷的藥物。這種新藥通常每天服用兩次,無需隨餐服用,患者可以在非用餐時間與其他藥物一同服用,提高了用藥的便利性和隱私性。初步研究顯示這種新療法非常有效,為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這種新技術是同類中的首創,令人期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預期壽命。腎臟科醫師通常需要為同一位患者嘗試多種不同的降磷療法才能找到最適合的,這種新選擇為治療困難的高血磷症患者帶來了希望。

高血磷症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面臨的嚴重問題,傳統的磷結合劑雖然有效,但存在諸多局限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新型非結合型降磷藥物的出現為患者提供了更便利、更具彈性的治療選擇。然而,醫療保險給付模式的限制可能會阻礙這些創新療法的普及。因此,患者需要積極與醫師溝通,爭取獲得最佳治療;同時,也需要關注和參與相關的政策倡議,以確保創新療法能夠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醫師和政策制定者也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以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和支持。